第一章 走向交易者之路
学生股民
- 不相信有人能够不经历惨重亏损,就能真正学会做交易。事实上,初学者赚来的钱,通常都是市场借给你的,等到市场向你讨账的时候会更加凶狠。
皇帝的新装
- 趋势的朋友应该是:在牛市中持有多单,每逢超过一定幅度的调整时平多出来,等到整理结束后再以更高的价位买入。
- 在这个市场上唯一能够信任、能够依赖的人只有你自己。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一名交易者,那么就必须担负起为自己的出路和钱袋负责的使命。
大师的结局
- 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中发现什么问题呢?上面这些大师包含了基本分析、技术指标神奇理论、交易理念的创始人,应该说他们都处在各自专业领域金字塔的顶峰,甚至有的还是开山祖师。而他们的结局又怎么样呢?有的在晚年推翻了自己前半生的努力和信念;有的最终被市场彻底打败;有的只能作理论研究而无法进行实战。大师就是大师,他们是值得敬佩的要知道否定自己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很多人就是因为一个错误的起点,而不得不走向可怕的深渊。在科学界、哲学界,甚至是政治界,又有多少伟人能够最终做出自己否定自己的事情呢?也许交易之路就是一条否定之路,也许突然我们有一天会发现,之前我们的全部都是大错特错的。
第二章 概念解释
冰山原理
- 我们永远不可能认识事物的全貌,那么我们由于对事物不完全认识而形成的信念,也只不过是断章取义罢了。——-金融帝国
- 能够影响市场的因素应该是无限的。进而我们可以得知,任何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理解都是片面的,都是断章取义的。毕竟我们谁也不可能考虑到无限多个因素。
- 如果能够影响市场的因素是无限的话,那么对于交易者而言,无论你是考虑到1件可能影响市场的因素,还是考虑到1万件可能影响市场的因素,在无限的市场面前,你考虑的都是一样多的!
- 对于交易而言这至少说明:无论你找到多少可能影响市场的因素,而得出与市场现实(价格)有多么大背离的结论,都只能说明,你忽略了更多的相反因素能够与之平衡,并且使得分析结论与市场的真实价格相等。曾经在股市上,我习惯于买入不停上涨,但业绩很差的股票。当我已知的因素与现实的走势出现很大偏离的时候,我更乐意相信是我未知的因素在起作用。通常当我还不知道这只绩差股为什么连续不断上涨的原因之前,我相信立刻买入还是安全的。也就是说,通常我们未知的因素比已知的因素,更容易对未来价格的走势产生作用。
- 如果承认结果,也就是真实的价格是由众多原因产生的话那么就可以得出“已知原因A+未知原因X结果B的公式。通常对于未来走势起更大作用的,恰恰是未知原因。
树形原理
- 我们从特定的一片树叶向下寻找,就必然能够找到唯一的树干;但如果我们从一棵特定的树干向上寻找,就绝对不可能找到唯一的树叶。
- 当你将一个球抛向墙壁时,通常球会被弹回来。但如果你能尝试足够次数的话,小球总会有一次能够穿透墙壁而出现在墙壁的另一边(因为布朗函数很小,所以你需要尝试的次数将是一个天文数字)。—量子理论的预言
- 如果缺少了曾经某一次重大的失败,那么我就会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感悟,最终我就有可能不会走向成功。
- 明白我说的意思了吗?历史是确定的,而未来是不确定的。同时不论未来最终是什么结果,我们都能用已经确定下来的历史进行合理的解释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用已经固定下来的历史来预测未来的结局。所谓树形原理,说的就是原因与结果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简单地说,事后合理不等于事先可知。(历史是根,未来是叶)
- 无论你考虑到多少原因来推导结果,结果都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如果在结果确定的情况下,历史会给你留下足够多的原因供你解释这个结果。所以我形象地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树形原理”。
- 回到市场上来,我们可以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交易者在回顾历史行情时无论是利用基本分析还是利用技术分析来对市场进行解释,总是为了维护本能需要的确定性,而通过因果非线性关系来制造一种幻觉。《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一书中将这种现象称为“事后合理偏向”。
巨变效应
- 一切都已经顺理成章,似乎永远都不会改变的时候,往往巨变就会随之而来——金融帝国,很多人是靠偶然事件走向破灭,而我是靠偶然事件使资金上一个台阶——大意来源于某国外书籍
- 以上涨为例:一次上冲就见顶为尖顶;两次上冲见顶为双顶(M头),三次上冲见顶为三重顶或者头肩顶。这说明整理行情在走出之前,你不知道它是整理行情。而当整理行情真正走出来以后,通常就意味着整理行情可能突然结束。
- 即使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原因通常是渐进的,而结果却是跳跃的,也许这就说明原因和结果之间确实存在着“摩擦力”。
- 我也看到了这样一种说法:交易者的成长就像一颗种子成长为花朵一样,起初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成长都是在我们无法观察到的地下进行的。“不要不满现在,成就往往就在一瞬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努力是渐进的,而成绩却是跳跃的
- “摩擦力”本质上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不地震是一种常态,而地震是一种非常态,那么摩擦力就是一种维持常态的力量。或者说常态是一种普遍的规律,而“摩擦力”又表现为现有规律的惯性。“摩擦力”的本质似乎还能解释为封存效应,我们来看看政府调控经济的效果吧。
- 市场的本质也许就是两种相反力量的正反馈与负反馈。上涨意味着继续上涨,就是正反馈;而上涨意味着下跌,就是负反馈同时负反馈具有封存效应!上涨的本身就在不停地聚集下跌的力量,同时上涨又让交易者对下跌的理由视而不见。当市场最终处于临界状态时,一个小事件就能使聚集起来的下跌因素瞬间爆发出来,从而产生巨变现象。
恐龙效应
- 交易者戴上光环与走向陨落,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同源的————–金融帝国
- 一个交易者越能适应当时的市场环境,似乎就越不可能适应变化后的市场环境。这时通过过度适应市场而戴上光环的同时,也就为其后的陨落埋下了伏笔。当市场的特征出现巨变的时候,这种过度适应市场的交易者就会被市场迅速扫地出门。
- 好的交易者应该是那种从来没有展露过头角的人。这和我们的常识似乎不太相同,交易比赛的获胜者在展示他们辉煌战绩的同时,总是能够吸引更多交易者的眼球。在我看来,好的交易员应该是默默无闻的,他们没有任何可以炫耀的辉煌。而这些默默无闻者,却一遍一遍地看着其他高手从戴上光环到迅速陨落的表演。
钟接效应
- 市场并不存在为单次交易负责的单向真理,市场上的真理在概念上都是成对出现的。———–金融帝国
- 市场在宏观上应该是在两个单向的极端间摆来摆去,这就是我所说的钟摆效应
- 这种“捧得越高,摔得越狠”的现象,与真正钟摆左边摆动得越高,右面也就摆动得越高的规律不谋而合。
- 基于人性的不对称性,使得市场具有某种概率上的不对称性。利用这种概率上微弱的不对称性建立一种具有概率优势的一致性交易策略,从而实现长期必然的获利。
高低错觉
- 强加给观众一个参照物,那么观众就会得出一个你所需要的高低评价。———-金融帝国
- 请注意,低买,这时的“低”是以未来作为参照物,而绝对不是以过去作为参照物!遗憾的是,更多的交易者都喜欢同历史比较而得出高低的结论。在他们看来,只有买的比历史低,才算是聪明。如果今天的价位比昨天高,那么今天买入的人就是傻子。
- 也许市场除了有趋势特征以外,确实还存在整理特征。这就是所谓的负反馈,涨多了就要跌,跌多了就要涨。
- 股票越涨市场介入程度就越低,而股票越跌市场介入程度就越高所谓市场介入程度,是指散户的参与程度。但是买入上涨的股票就有可能成为最傻的人,而买入正在下跌的股票就会认为之前的买入者肯定比自己傻。这就是人性丑陋的一面,就像老话说的“死了也要拉一个垫背的”。
- 在那个庄股横行的年代,庄家反复利用散户这种心理弱点以及对高点的判断错觉。一只股票从5元涨到10元时,散户会越来越少,这时筹码流向庄家和趋势跟踪者手中。请注意,更多的散户不是趋势思维的信徒,所以无论股票怎么涨,敢于追高买入者都是少数,这样一来庄家无论如何都出不来。当股票一路上涨时,能够抛售的散户越来越少,所以越涨就越不费力气。如果庄家准备在20元实现成功撤庄的话,那么通常会拉高到30元、甚至40元。道理同样很简单,没有“打折效应”,散户是不会当傻子的!坐庄并不复杂,从5元到10元完成吸纳然后空拉到40元,之后的下跌就会不断地套牢抄底盘!当然随着股票的上涨基本面都会或多或少地变好,最低限度也会流传出来一些概念。可爱的散户朋友们,就会用折扣价格买入富有丰富概念的“优质股票”。
- 关键是,让整理的尺度大于趋势的尺度一个数量级!中线追涨杀跌,那么长线就是高抛低吸。遗憾的是,更多的交易者乐意于中线高抛低吸,长线追涨杀跌。如果股票从10元涨到20元的话,那么12元买入股票、右半侧跌至18元卖出,难道就不是高抛低吸吗?事实上,更多的股民乐意于12元高抛,而18元低吸。
对错悖论
对错的评价不应该是基于结果,而应该是基于原因—–金融帝国
如果一位交易者学不会如何正确区分“对与错”,那么他将永远原地转圈而毫无进展—金融帝国
在交易之路上,我们走得再慢都没有关系,但是我们必须确认自己是在向前走—–金融帝国
- 交易者能否取得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取决于坚持“错误”与改正错误的能力。其中第一个“错误”代表自身交易策略带来的合理亏损,而第二个错误代表交易方向错误而出现的亏损。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外化而内不化”。
- 对于对错的评价应该是基于交易策略而不是基于结果
- 一根单独的稻草无法压倒骆驼,之前的稻草并非毫无价值。没有压倒骆驼的稻草就是你的亏损;而最终压倒骆驼的稻草就是你的利润。这就是“盈亏同源”的道理!当你规避了亏损,自然也就规避了利润,明白吗?最后一根压倒骆驼的稻草并非是特殊的!那么,让你盈利的交易也并非是由于特殊的方法而产生的!请记住,盈亏是不可分割的!
学习效应
市场是一位狡诈的老师,而交易者是一位愚钝的学生———-金融帝国
- 而如果你是既有信仰,但又不坚定的话。那么你就会随着市场这座大钟而左右摇摆,并且永远慢市场半拍。先来的人吃饭,后来的人买单,你将永远是没有吃饭,但却买单的人。
超市原理
- 在我看来,股民们大面积亏损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正确率太高了!—-金融帝国
- 所谓高正确率只能说明利润是被众多的人(次)平分,而亏损是由少数人(次)承担。由此看来,股民的高正确率,只能说明“利润兑现、亏损挂起”的癖好在起作用。简单地说,对于一定数量的利润而言,多数交易者希望是由更多的盈利次数与更少的亏损次数组成;而我希望由更少的盈利次数与更多的亏损次数组成。
- 交易者更愿意锁定利润,而逃避亏损的本能,正好为我们找到了获利的武器。我再说一遍,所有具有再现性概率优势的交易方法,完全是来自于人性的不对称性使得市场产生的不对称性。像大众对待利润那样对待你的亏损,你就能长期盈利!
复利悖论
无论你承认与否,交易者追求的很多东西是永远也无法真正得到的。—–金融帝国
- 衡量获利速度的快慢有三个指标:正确率、赔率、交易周期。从“超市效应”中我们可以得知,正确率同赔率是互损的。
- 稳定性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参数。它是决定交易者生死存亡的问题,稳定性差意味着被扫地出门的可能性更大。即使期望收益是正值,但只要交易结果偏差足够大的话,我们照样可能血本无归。如果说,交易者第一目标为“不亡”,那么我们就必须追求稳定性!
- 提高稳定性就必须降低获利速度,也就是说在期望收益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操作周期。
- 和不做交易的内勤工作者聊天时,探听到一些显而易见的内幕。第一,凡是能够经常在期货市场上赚钱的交易者,往往对公司的手续费贡献都是很少的;第二,交易真正做得好的人,往往都不盯盘;第三,超短线的交易者的确存在短期获得暴利的可能性,但死是肯定的,区别在于死之前能够放出多大的光。
- 很多交易者对于交易技术的选择都抱着一种“射箭”的思维。无论我们最终能够射中几环,我们都要瞄准“十环”。事实上,交易根本就不是这样。如果我想射中“五环”,那么我就应该选择能够达到“五环”的交易技术,并且追求更高的稳定性,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我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相信我,交易是一门“舍”的艺术。当我放弃了射中“十环”的可能性时,我选择射中“五环”的技术就有了更大的稳定性。
鸵鸟现象
我是一位知道自己是在赌博的交易者,而更多的人是自以为在做交易的赌徒!—–金融帝国
- 大多数股民们忌讳什么?
- 首先,是“怕亏情结”。大多数股民都不乐意面对亏损,很少有股民在交易之初就计划好亏损、更不用说把亏损设计为交易策略的一部分。无论你是否承认,只要是做交易就有可能亏损!“盈利兑现、亏损挂起”虽然能够暂时对亏损视而不见,但通常未来都要承受更大的代价。既然与亏损对抗不会有什么结果,那么我就想办法包容亏损,用利润来对冲亏损。反正怎么交易都要亏损,那么我与其被动地接受亏损,还不如主动地、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去亏损。当我完成买入(开仓)交易以后,全部的工作就是对亏损的控制。盈利嘛,不用管它、随它去吧,它会自己照顾好自己。
- 其次,是“怕隔夜情结”。止损幅度自然就决定了仓位不能太重,这样一来我就用轻仓的策略来包容这种隔夜风险。
- 再次,是“怕赌情结”。交易者天真地以为,众多具有不确定性的交易方法混合、攪拌在一起就能具有确定性。在我看来,我是一位知道自己是在赌博的交易者,而更多的人是自以为在做交易的赌徒!
- 最后,是“怕错情结”。如果谁能不犯任何错误,那么他将会快速地赚取整个世界。犯错并不可耻,逃避错误才是最可耻的!所谓“怕错情结”是指,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的倾向。
圆木桶理论
对于一笔获利的交易而言,你必须把各个环节都做正确;但对于一笔亏损的交易而言,并不需要你把各个环节都做错,只要做错一个环节就足够了!—–金融帝国
-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圆木桶理论”,木桶能够盛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头,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头。而你的木桶越复杂,就越容易出现更短的木头。事实上,交易也是完全一样的。一笔成功的交易需要正确的开仓、正确的持仓、正确的离市、正确的资金管理。而这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出现交易最终的失败。没错,对于一笔获利的交易而言,你必须把各个环节都做正确;但对于一笔亏损的交易而言,并不需要你把各个环节都做错,只要做错一个环节就足够了!
- 如果说一笔成功的交易,需要众多的环节组成。而你的每一个环节又都需要(依赖)多种的交易技术来完成,那么使你交易行为出现问题的可能就会更多,从而最终失败的概率就会更大。一点都没错,交易的成败不取决于你最大的优势有多大,而取决于你最大的劣势有多大。这也是我反复提倡交易应该简单而不是繁琐的原因,毕竟交易是一种“失败者的游戏”。
点球原理
- 你需要知道的事情越少,获利就会越容易一些。—–金融帝国
- 曾经的我在捕捉趋势时,还需要其他方法的确认、需要自己一定能够看懂行情。后来我发现,也许迟钝(需要更多的条件相当于一种条件的迟钝)能够提高正确率,但它也是靠丧失赔率来换取的。而真正意义上的确定性又是不存在的,再有把握的交易也是可能出现亏损的。在我们追求有把握的同时,又将自己的成本大幅提高,从而丧失了赔率。
小蝴蝶的故事
少则得,多则惑————老子
在叠加交易方法的过程中,不但是将全部方法的优势进行叠加,同时也会将全部方法的劣势进行叠加。
损耗原理
趋势跟踪系统产生的大赔率在嘲笑众多小亏损的同时,也在嘲笑其他的分析方法以及我的思考与智慧。—–金融帝国
- 任何分析方法都是基于概率下的产物。而概率永远不可能达到100%,那么这时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势在叠加过程中就会出现损耗现象。
- 悲观地说,无论你使用趋势跟踪系统,还是自我的主观研判都能够实现不错的交易利润。但将他们组合起来的结果,很可能是不如单一使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方法。
依赖现象
把自己的钱袋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是一件最为愚蠢的事情。—–金融帝国
你可以推卸责任,也可以走向成熟;但你无法既推卸责任又走向成熟。—–金融帝国
现在的我从不指责任何人!我相信强者的逻辑应该是:任何能够伤害到你的事物,而你又对这种事物无能为力时,那么这种事物绝对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只有当你能够使伤害到你的事物付出代价时,那么对方才能算是犯了错误。
绿草坪效应
请不要羡慕任何人,交易获利的关键在于:守住自己的“道”—–金融帝国
我想说的是,任何市场参与者都有高潮和低谷,也都有“占便宜”和“吃亏”的时候。大家不要羡慕任何人,交易获利的关键在于:守住自己的“道”。别人赚钱就眼红、别人获利就模仿,那么你就会陷入“学习效应”的怪圈中。任何人使用的交易方法都是基于概率的,根本就不存在能够看懂行情的人,否则市场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根基。
焦虑原理
人的一生总是在追逐确定性,认为只有得到确定性才能使自己感到安全。事实上,确定性是不可能追求得到的。而只有意识到确定性并不存在时,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安宁。—–摘自《短线交易大师:工具与策略》
赌场原理
对于赌场而言,赌博的结果具有微观不确定性,以及宏观确定性—–金融帝国
赌场靠规则上的概率优势实现长期的必然盈利;而交易者靠人性的不对称性建立起来的概率优势实现长期的必然盈利。
超级掠食者理论
如果你不知道未来市场会如何运行,那么你只要知道市场如何发展会对大多数人最不利,就等于得到了预知未来的水晶球—–金融帝国
与羊群类似的还有鱼群,但鱼群在超级掠食者面前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人类的智慧可以建造出巨型的捕鱼船,甚至还可以通过超声波精确地定位出鱼群的位置。事实上,生活在鱼群中的鱼类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安全。相反,离群的孤独之鱼,反而不容易被超级掠食者“惦记”上。
卖完理论
对于供给面市场化严重不足的市场来说,供给的匮乏往往不会使价格上涨,反而会使价格崩溃。—–金融帝国
第三章基本分析
价格、价值与价值观
世界因观察者的不同而不同—–金融帝国
股市的上涨与其说是经济的好转不如说是交易者更乐意于看到好的一面—–金融帝国
- 从“冰山原理”来看,交易者的信念都是断章取义的、都是盲人摸象的。市场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交易者乐意于相信什么。对于市场的波动而言,与其说是因为价值的变化,不如说是价值观的变化。
- 有时我在想,是巴菲特的价值观最终战胜了资本市场,还是资本市场的现实迎合了巴菲特的价值观。为什么巴菲特出现在美国,而不是经济泡沫破灭后的日本?假设在大牛市中,某交易者使用种“独特”的交易策略,每当价格从高点下跌10%就买入,结果震荡中的牛市总是迎合这个交易者的交易策略,而使其获利丰厚。这样一来,与其说是这个交易者的交易策略战胜了市场,不如说是市场迎合了这个交易者的交易策略。也许在巴西、墨西哥、日本,都存在同巴菲特做着同样事情的交易者,可他们不但没有脱颖而出,反而亏损累累。
价值投资不等于“占便宜“
- 价值投资不是买入好的股票,甚至不是买入将会变好的股票,而是应该买入比大众预期更好的股票—–金融帝国
- 如果你无法获得大众无法得知的信息,同时又没有与众不同的价值观,那么基本分析对于你来说将永远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骗局—–金融帝国
- 单凭市盈率高低,无法判断到底应该买入或卖出股票。在多数情况下,一档股票不会因市盈率很低,即大幅涨升,不要只因为市盈率看起来很划算,即买入一档股票。一档股票之所以看起来便宜,时常有它的道理。—–奥尼尔
- 一只股票正在下跌并不可怕,但如果市场上没有人知道该股为什么下跌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基本分析与自欺欺人
对于大多数的股民而言,只有亏损的股票才会进行长期投资—–金融帝国
如果你找到的所有原因都能指向同一个结论的话,那么这通常说明你已经失去了客观—–金融帝国
- 价格是一种买卖双方达成的共识,也就是说买家和卖家通常都有支撑自己行为的理由。除非价格等于0,否则你总能找到一些看多和看空的理由。
- 新手买股的写照:有点意思,不是因为看涨才买入股票,而是因为买入股票后才只能看涨。
- 人性通常会使我们更乐意于兑现获利的股票,而持有亏损的股票。如果某位投资者买入后立刻就出现利润的话,那么他会把“落袋为安”“盈利的交易是不会让交易者破产的”“做交易最忌讳贪婪“聚沙成塔”“到达阻力位”“指标超买”等一系列交易“名言”来做为他卖出股票的理由。也许这时交易者获利兑现并不需要找任何理由,反而获利就是能够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好案例。但如果同一位交易者买入后就立即遭遇大幅下跌的话,那么他会把“价值投资”搬出来当做继续持仓的借口。天哪,什么叫价值投资?按照巴菲特的说法,好公司的股票应该是永远不该兑现的!盈利了就兑现,亏损了就耍赖的交易“策略”,绝对不是什么价值投资。【注释:典型的被套后短线被迫变长线的投机者】
- 持有获利股票还能坐着不动的能力!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作个这样的统计,验证一下身边的股民持股时间与盈亏状态的关系。看看获利的股票最长持有多长时间,而亏损的股票又最长持有多长时间?事实上,大多数股民之所以亏损,输就输在这里!交易其实很简单:像对待亏损那样对待你的利润吧!(注释::设置一个止损出局点,除非触及止损,否则绝不出局)
基本分析更适合谁
对于分析方法而言,并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是否适合你?—–金融帝国
投资想赚大钱,必须有耐性。换句话说,预测股价会达到什么水准,往往比预测多久才会到达那种水平容易。—–费雪
基本分析的进入门槛是非常高的。据说在一个大型券商的市场研发部门,对于一个行业就要组建一个分析小组。这种专业性的调研工作是我们中小投资者所难以效仿的。这要求具备多年积累下来的专业知识;需要从信息采集到信息分析各个环节的协同作战;甚至还需要高昂的调研成本。而我们这些业余投资者既承担不起庞大的研发费用,也不可能付出如此大的精力。【注释:业余投资者是没有这样的能力与优势的】
如果中小投资者非要运用基本分析来进行投资,那么至少你应该答应我,绝对不要将获利的股票在5年内兑现出局。善良的中小投资者们,请相信我:在基本分析面前,我们毫无优势可言。
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的兼容性
在股市上,当你有了绝对的止损点后,就不用再考虑其他防范风险的方法了。事实上,止损点换来的绝对不只是对风险的控制,他对获取更大的利润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金融帝国
我不知道天有多高(利润),但我知道地有多厚(由止损决定的亏损)。—–金融帝国
- 当一只股票基本面显示该股应该大幅上涨,而现实的股价却在不断下跌时,我们不妨先不要逆势买入,而是等到该股技术上摆脱下降趋势再买也不迟。要知道我们手上那点可怜的资金,完全没有必要像基金管理人那样逆势吸纳。
【注释:耐心等待买点的到来】
- 1.基本分析大师通常是不止损的。2.基本分析大师是靠分散投资来防范风险的。
【注释:1.每次下跌都是大师低吸的机会,2.大师会有资金量大有投资组合,这里亏了,那是有赚,可以对冲风险】
- 技术分析只能靠多次运用来实现它的价值。而多次使用技术分析,就等于形成了一个交易系统。这时就出现了盈亏同源的问题利润不再是利润,而只不过是收入;亏损也不再是亏损,也只不过是成本。这时如果我们在付出多次成本后,又放走了属于我们的利润,那时我们最终只能是出现总体亏损。我们在规避了亏损的同时,可能也会放走潜在的利润;而如果放走了利润,就绝对不是没有赚钱的问题因为我们如果不能用必然的利润来对冲必然的亏损,那么我们只能出现亏损的结局。
- 按照“盈亏同源”的理念来看,放走利润和出现亏损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要知道,放走一次利润可能会出现数次亏损无法对冲。巴菲特可以放走网络股的利润,毕竟他有属于自己的盈利模式。但趋势跟踪者如果放走网络股的利润,那么他该如何对冲曾经多次无效止损的成本呢?
【注释:你可以犯很多的小错误来换来一次可贵的盈利机会,当你得到这次可贵的盈利机会的时候,你不能过早的将他兑现放走。不然何以对冲你无数次犯下的小错误所产生的成本?】
- 【关于风险防范】风险防范策略本来就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只要能够对你的整体系统有效就可以了。比如,在雨天出行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直接打车;也可以选择打一把雨伞来乘坐公交车;还可以穿上雨衣骑自行车。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穿上雨衣,再打一把雨伞,然后打车出行。
- 一个简单的止损策略,就能让我不用忌讳这些风险。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些股票不但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具有巨大的风险,反而是一种最安全的选股策略,至少这样的股票通常更有大幅上涨的潜力。
- 哪一类股票中持股的散户少,那么哪一类股票的风险就小。根据我这十多年的经验,当牛市结束的时候,价位越低、涨幅越小的股票,下跌的速度就越快。道理很简单,在每一轮大牛市中,中小投资者都会集体上演持仓向弱势股集中的闹剧。毕竟,很少有人能够有勇气在更高的价位将抛出的股票买回,而只能不得不寻找更弱的股票。
- 对于一位好的技术分析者而言,他可以完全不用考虑未来的走势如何,利润来自于不断的试错。【注释:从不断的小亏损试错中,换来一只大牛股】
消息面与未来走势
一根火柴能够引发一场森林大火,并不取决于这个火柴,而是取决于当时森林的状况。—–交易名言
管理层调控市场的政策,往往与管理层的愿望相同,但又与管理层的预期相反。—–金融帝国
- 对于有经验的股民而言,消息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是非常不错的试金石”。用消息来验证市场的强弱,这一点在个股上非常灵验。其核心思想就是:该跌不跌,理应看涨;该涨不涨,理应看跌。
- 对于新股民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当消息不存在,坚信走势说明一切。“眼不见、心不乱”,未尝不是明智之举。如果你当消息不存在,那么消息至少不会伤害到你。在我看来,吃过消息亏的股民要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占过消息便宜的股民。
业绩不会永远是市场的主线
从宏观上来说,业绩妤的股票通常是价格高的股票,但并不等于是未来会上涨的股票。—–金融帝国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圣经》
- “绩优股”与“绩差股”只不过是一种按照业绩好坏的分类。他们同“大盘股”与“小盘股的分类一样,从宏观上来看对未来走势并没有任何的指引作用。能够左右未来走势的是未来的(超出预期的)业绩。我的意思是说,市场在某一阶段绩优股会表现出众,而另一段时间绩差股又会表现喜人。
【注释:买股是买预期。业绩好的,下一季度如果业绩不符合预期后面同样会下跌,业绩差的,下一季度业绩出乎意料,后面同样会上涨。】
- 主升浪的特征为全部股票一致性的上涨,所以主升浪比的是持股的耐心;五浪通常是分化性上涨,而绝对不是所有股票都能够有良好的表现机会。五浪通常是一个强者恒强的市场,越高的股票涨得越多,那么五浪比的就是选股的胆量。在五浪中等待补涨的思路,将永远是一个骗局。按照这种思路推导下去,那么分化的五浪谁涨谁不涨似乎已经一目了然了
- 在微观上交易者可以追随市场的潮流,但在宏观上不要把业绩的好坏与涨跌等同看待,更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固化。当大家把现在的业绩优良理所应当地等同于未来会上涨的时候,小心市场出现“巨变效应”。当这个市场上股票业绩已经出现巨大悬殊时,赌好的公司会变得更好,不如赌坏的公司会变得不那么坏。《圣经》中说:“一将变成一千;小国将变成强国。”强弱互换是自然法则,“否极”的时候就要敢于赌“泰来”
我眼中的基本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忽略了市场真实价格走势以及参与者思维偏向的情况下,研究基本分析是没有意义的—–金融帝国
- 对市场进行基本分析的时候,不要只考虑业绩之类的“微观价值”,而要对市场参与者偏向进行更多的研究。而体现交易者偏向最好的指标就是价格,在忽略市场真实价格走势的情况下研究基本分析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说研究技术分析的真谛在于寻找大众的本能偏向,那么研究基本分析的真谛就在于寻找大众的思维偏向。
第四章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的基石技术分析者不问为什么。那么问为什么的人,就不是技术分析者。—–金融帝国
- 如果说,价格是由众多原因影响后形成的结果,那么基本分析就是用现在的原因,推导未来的原因,从而再推导出未来的结果;而技术分析则是用现在的结果推导未来的结果。似乎,技术分析来得更直接一些。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
第一,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
第二,价格呈趋势运行。
第三,历史会重演。
- 技术分析的精髓在于,只考虑市场是什么,而跳过市场为什么是什么。所以,技术分析不问为什么
- 技术分析有“多次有效、单次无效”的特征。或者说,技术分析能够用于交易获利,但无法用于行情预测。
技术指标
指标的种类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那就是“趋向指标”“摆动指标”“综合指标”。
- 首先,对于趋向指标而言,它们的核心思想就是捕捉趋势,一定幅度的上涨就是买入的理由,一定幅度的下跌就是卖出的理由。而不同的趋向指标之间的区别,则完全体现在如何对“一定幅度”进行定义。它们的始祖就是移动平均线。比如:EXPMA,MACD,SAR等
- 趋势与整理又是对称的,一种方法的优势就是另外一种方法的成本。趋势跟踪系统讲究用少数的大利润来对冲多次的小亏损,如果我们将少数的大利润也限制其增长,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失败。
- 其次,对于摆动类指标而言。它们的核心思想就是捕捉整理行情,一定幅度(强度)的上涨就是卖出的理由,一定幅度(强度)的下跌就是买入的理由。一切限定涨跌幅度和强度的指标都属于摆动类指标。比如:RSI,KDJ,WMS,PSY,支撑阻力等。
- 在技术指标的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遇到钝化、背离等问题。对于钝化而言,它是指摆动类指标长期处于超买或超卖位置。假设市场处于整理阶段,摆动类指标就不会出现钝化。那么出现钝化时,就提示我们趋势行情有可能产生。对于背离而言,他的原理完全来自于指标0轴、或者中间值具有的“吸引力”,而造成涨跌对于指标数值影响的不对称性。简单地说,就是价格创新高(低),而指标没有创新高(低)。请注意,价格创出新高时,指标都无法立刻创出新高!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错觉:无论真假突破,突破当时指标都是背离的。而没有背离的情况,只不过是因为突破后价格大幅上涨,之后再进行观察的结果。这是明显的未来函数,突破当时我们无法通过“背离”来验证突破的真假,而当突破早已被证实真假以后,再套用“背离”的说法进行“验证”并没有任何意义。只要价格创出新高,而指标没有创出新高,就认为是“背离”而卖出绝对是大众一种明显的误区。
形态分析
- 如果一种分析方法能够将未来所有的可能都囊括其中,并且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那么这种分析方法基本上就没有任何实战价值了—–金融帝国
- 形态分析将走势图中的形态分为“反转突破形态”和“持续整理形态”两种。其中“反转突破形态”包括:双顶(低)、三重顶(低)、头肩顶(低)、圆弧顶(低)、V形反转;而“持续整理形态”包括:矩形、三角形、旗形楔形。
- 对于上涨行情而言,推动趋势就需要巨大的成交量,而横向运行无论是整理还是反转通常都是缩量的!形态分析对于双顶的描述中,也有“第一次下跌后的上涨,在成交量萎缩的情况下而不能创出新高”的说法。事实上,成交量是与价格同步,而从来没有领先过价格。遗憾的是,很多股民在“调整”(下跌)中,以成交量萎缩作为不卖出的理由。如果调整后又继续上涨,那么就可以将其归纳为整理形态;而与此同时,缩量后又继续放量,仍旧可以归纳为整理形态。但如果“调整后”继续下跌,那么就可以归纳为反转形态;而与此同时,缩量后继续缩量,仍旧可以归纳为反转形态。请注意,他们是同步的,而成交量并没有提示作用。
- 衡量一个命题好坏的标准,不光是正确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符合这种命题,但不成功的比例具体有多大?比如,人类的生存都是需要呼吸氧气的。这个命题的正确率是100%,但如果根据这个命题作出“呼吸氧气的就是人类”的判断,那么就有点贻笑大方了!
- 形态分析只能把已经完成的走势进行归类,而对于未来的走势没有任何提示作用。
K线分析
请相信我,大家都在谈论的分析方法,并不一定就是对的—–金融帝国
- 在学习交易技术的时候,千万不要只注重命题的事后正确率,而要更加注重符合命题但无效的比例。
- 如果你真的能够理解技术分析是基于概率的产物,并且又能够了解概率的叠加不光是优势的叠加、同时也是劣势的叠加。那么你就会明白,分析方法绝对不是越多越好,综合分析也远远达不到想象中的效果。
缺口理论
经常会出现的现象,并不等于就是对于获利有价值的现象—–金融帝国
- 获利幅度是由正确率、赔率、操作周期三个因素决定的。绝对不是高正确率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恰恰相反的是正确率越高的方法越容易死人。
- 缺口理论似乎更有理论研究的味道,分析行情可能会津津有味,但实战的价值不大。同样,单独的缺口理论也不可能构建起成环的交易系统。
波浪理论
相对于波浪的“形”而言,我更加在乎的是波浪的“神”。或者说,相对于波浪理论的“精确”,我更加看重的是波浪理论的思想—–金融帝国
- 道氏理论告诉我们何为大海,波浪理论告诉我们如何在大海中冲浪。
- 首先,市场容量越大,波浪理论就越有效。
- 其次,分析尺度越大,波浪理论就越有效。
- 最后,股市比期货市场有效、比外汇市场更有效。
黄金分割
两个相邻的波浪之间通常会呈现黄金比例关系。有意思的是,从各个波浪的整体来看,他们通常也能符合黄金比例关系。黄金比例包括,0.236、0382、05、0.618、0.764、1;以及他们的倒数,4.24、262、2、1618、131
江恩理论
在应对无参数的市场时,我采用的是有参数的趋势跟踪系统。我很肯定这并非最好的方法,也许最好的方法是设计出基于“形态”与“时空关系”而建立的无参数系统—–金融帝国
- 时间换空间。历史上,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从横向整理的时间换取大幅波动空间的案例。
- 熊市生命线。如果我们对历史行情进行统计的话,那么就不难发现很多中期熊市的下跌速率都是相同的。
- 定速线。如果我们将中期牛熊波动的高低点连线,也会发现这些线通常也是平行的,他们通常是江恩1×1角度线。
第五章雕虫小技
·股市层次理论波浪理论的真谛不在于精确地数浪,而在于其蕴含的宝贵思想。—–金融帝国
- 市场的循环可以划分为:绝对牛市—换档一一相对牛市—绝对熊市——换档——相对熊市。所谓“绝对”就是指全部股票一致性地集中波动;所谓“相对”就是不同股票不同步地分化波动。为了方便下面的验证,我们把市场上的全部股票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低价大盘股。这类股票是市场上的巨无霸,具有庞大的股本,同时价位通常较低。第二类,绩优股。这类股票有不错的业绩支撑。第三类,绩差股(题材股)。这类股票业绩比较差,甚至亏损。
- 一些常识性的结论:绝对牛市中可以利用板块轮动来追求最大利润,甚至可以等待弱势股补涨,这时获利的关键是耐心持股;牛市换档中密切注意拒绝调整的股票,通常这时虽然指数在下跌,但市场却会比较热闹。相对牛市中必须敢于买入高价、并且升幅巨大的股票,彻底抛弃补涨思维。
- 创出新高的股票已经没有套牢盘;大幅下挫的股票远离套牢盘。这时暴发大牛市是压力最小的时刻!由此看来,“一致”意味着延续;“分化”意味着改变。
- 股票市场总体的成交量,与全体股民持股中获利状态的比例成明显的正相关性道理很简单,大部分股民是拿不住处于获利状态的股票的。而成交量的下跌,只能够说明更多的筹码已经处于亏损的状态。
反形态理论
失败的提示,往往比提示本身更具有价值!—–金融帝国
- 我个人认为最佳的获利形态,正好是形态理论中遗漏(回避)的两种形态。在我看来,最佳的上涨(下跌)形态,应该为(形态分析中)“最佳”的看跌(看涨)形态失败的时候。
- 其实所谓的“反形态理论”并非是我的独创,事实上它来自于波浪理论中的一部分。所谓的“假双底”“假双顶”“跨过顶部是天空”,只不过是波浪理论中ABC调整波和由其组成的“头肩形整理”。
简单理解就是:该跌不跌,必有大涨。该涨不涨,必有大跌
我们不难发现,“跨过顶部是天空”的未来走势,通常都是比较壮观的。它用更长时间的横向整理,换取了未来更大的波动幅度。而假双底其后的下跌通常都是非常迅速的,但很多时候是熊市中的最后一跌,而在创出新低不远处最终见底。假双顶也是在市场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形态,其后也会经历进一步上涨。
平坦形调整
通过大众的误区来实现获利。知识就是力量,而别人的无知同样是你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不但的从人性的偏向中寻找获利的策略。
·择强汰弱
熊市不做头,牛市不做底—–金融帝国
各股形态形成的市场环境,往往比形态本身更为重要—–金融帝国
- 何谓顶部?上涨之后出现的转折点。请注意,顶部形成的前提是之前必定为上涨行情。那么在熊市中能够上涨的股票,只能说明它比大盘强!而自由落体式下跌的股票是无所谓做顶的!那么能够做顶的股票,必定是熊市中的强势股。强通常有强的道理,并且强于大盘的股票,通常会继续强于大盘。这就是熊市不做顶的原因,而牛市不做底的道理也是相同的。如此一来,只能够说明,我买入的股票都是避强留弱的,那么经常跑输大盘就不足为奇了。原来,我输就输在了弃强留弱的误区上。
- 一种截然相反的选股策略。作为市场上弱势群体的我,不可能知晓个股基本面的真相,那么选股就必须用纯技术派的方式来解决。什么样的股票是好股票呢?答案很简单,比大盘强的股票就是好股票!而且越比大盘强的股票就越好。
- 当然,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后期必须有大势的配合,因为个股也难抵大势。并且买入强势股的思路,是“不求价、只求势”的,必须有绝对的止损点作为配套。离开了这两个前提,这种方法的风险就极大了。但是,只要能够有绝对的止损点,什么样的股票对于你来说风险都是一样的!
抛弃底部选股策略
买入第二年的股票。—–一位老股民对我的忠告
抄底思路运用在大盘上是可以的,但运用在个股上就绝对是一个骗局!—–金融帝国
- 如果说一个长期概念能够持续走牛5年之久的话,那么我们买入的点位越接近顶部、越远离底部,我们的获利速度就越快!往往顶部都是突然从极强转变为极弱,不需要像底部那样有长时间的过渡期。
- 我的选股策略就从“底部突破”转变为“跨过顶部”。我通常买入随中期牛市上涨过一波,而在其后的中期熊市中能够拒绝调整的股票。或者是虽然经历过小幅下跌,但在中期熊市的底部时已经创出新高的股票。对于我来说,中期熊市的意义完全不是给我低价买入股票的机会,而是能够帮我将好的股票过滤出来。我曾经将其戏称为“水落石出”。
- 现在回想曾经的底部策略,不过是一种选择弱势股的策略。这就注定了我由于贪低的误区,而使得我曾经的持股成为弱势股的集中营。在我看来,大多数股民的本能中,都存在着选择弱势股的天赋。【Ps:选择底部就是选择弱势】
万绿丛中一点红
- 什么是最为常见的底部形态呢?曾经我认为,双底是最为常见的底部形态,或者底部是盘整出来的。慢慢地,我发现对于大盘而言,很难找到标准的双底形态,基本上都是“砸”出来的底部;而对于个股而言,长时间盘整的底部并不难找到,但是它们其后的上涨通常并非很强。而真正的强势股,都是宽幅震荡后走出突破的股票。
只从10元跌至5元,并且在5元至6元间长期整理筑底的股票并非好的股票,即使底部真的成立,那么未来的上涨也并非壮观。而如果只从10元至5元来回大幅震荡的股票,那么突破10元后将会有大幅度的上涨。主升浪涨得最多的股票,通常是二浪大幅震荡的股票,震荡幅度越大越好;而五浪涨得最多的股票,通常是四浪运行得非常紧凑的股票越简单、越紧密(走成一条线)就越好。至于大幅下跌后,走出双底图形的股票,基本上都是靠不住的。
大盘的底部通常是“砸”出来的,而个股的底部(事后才能看出)通常是震荡出来的。那么大盘在恐慌性的最后一跌中,我们该如何选股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能够在底部快速下跌的恐慌中收出红盘的股票就是好的股票。道理同样简单,我们不知道哪只股票好,但恐怖的大盘就是最好的“试金石”
·行情扩大器
- 无论牛市还是熊市,通常都是80%的股票弱于大盘,而20%的股票大大强于大盘。而这20%大大强于大盘的股票,正是你不敢买入的股票—–金融帝国
第六章 系统之路
·贪婪与恐惧
在市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在市场恐惧的时候要贪婪。—–巴菲特
贪婪与恐惧来自于人类正常的本能而不应该成为一切错误的替罪羔羊—–金融帝国
- 恐惧也许并非完全来自于损失,在大牛市中害怕踏空的恐惧往往更能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贪婪也会发生在大熊市中,表现为一种希望以更低价格买入的贪婪。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特定的行情阶段中,也可能表现为一部分人的贪婪,与另一部分人的恐惧
- 我觉得交易者应该放弃“不劳而获”的幻觉,树立一种成本观念。如果你从来都不会亏损那么捕捉多小的利润都是可以接受的。交易获利的关键就是,在顺境中赚取足够逆境中亏损的金钱。
- 希望大家能够接受一些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成本,从而将自己的交易方法固定下来。这时一个可量化的交易系统就出现了。
·趋势是你的朋友
当你指责“趋势”没有尽到朋友的义务时,请先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拿趋势”当朋友了?—–金融帝国
小偷的下场
我们从来都不曾真正地得到什么,我们得到的只不过是靠失去另一些东西而换回来的。—–金融帝国
- 律师和医生都要付出十多年的时间来学习专业知识,此后才能获得并不算庞大的收入。而一位交易者上来就想在市场上大赚钞票,是否就显得很可笑呢?交易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甚至它的成功率都是极低的。无论你是否愿意,你都会付出并不亚于律师和医生学习专业知识时所花费的时间与金钱。
- 对于一个商人而言,他需要花费资金来进货,然后再靠以更高的价格销售货物从而获利。也许这个世界上存在一本万利的暴利行业,但绝对不存在无本万利的行业。商人的利润来自于收入减去成本,当商人避免了所有的成本时,也就等于放弃了所有的利润。我的朋友总是玩笑般地问我:最近又进货了吗?”事实上,我的确是把亏损当做进货而已。我相信,我在整理行情中“垫付”的钞票,一定能够在趋势来临之时连本带利地收回。
- 交易的利润只不过是来自于对心灵折磨的补偿。你可以做一个获利丰厚的交易者,也可以做一个随心所欲的交易者,但你绝对无法做一个既随心所欲又获利丰厚的交易者。
- 成本观念,以及盈亏同源的观念,这是进入系统交易的门槛,迈不过这个门槛的话,系统交易就是天方夜谭。
·预测与交易
你可以在完全看不懂行情的情况下获取利润,也可能在看对行情的时候亏钱—–金融帝国
- 市场的语言中,并不存在阻力位、超买超卖等词语,而最终必须落实在买卖二字之上。市场不管你怎么想、怎么看,只关心你怎么做!
- 预测者更在乎正确的次数,而交易者更在乎的是赔率的大小。如果利润是一定的话,我希望是由更少的获利次数与更多的亏损次数组合而成。
- 预测者更讲究天天有观点(必然是注重短线),而(趋势跟踪)交易者更希望天天没事做。
- 我们可以找到众多成功者具备的因素,但你做到这些因素时并不能够保证你能成功。交易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你可以找到众多行情形成前具备的规律,但符合这些规律的走势未必能够走出预期的行情。
- 市场是值得敬畏的,奢望找到市场的逻辑是愚蠢的。只要你能够形成观点,那么市场就会打败你的观点,除非——你根本就没有观点!
·赌博
- 如果你的利益取决于具有不确定性的结果,那么你就是在赌博。—–金融帝国
- 投资收益是不具有再现性的,成功也是不具有再现性的。
- 想想看,你是愿意做一个通过概率优势来赌博的交易者呢?还是愿意做一个自以为是在做交易的赌徒呢?
再见,确定性
- 如果让我把人生、甚至是整个宇宙浓缩为一个字的话,那么这个字就是“赌”!也许上帝可以不玩骰子,但你我都不能不玩。—–金融帝国
- 市场的未来虽然不可知,但却具有概率上的规律。我很肯定,市场绝对不是杂乱无章的同时也并不具有任何绝对规律。
- 永远用钱去换位置,而不是用位置去换钱。什么是位置?位置就是在趋势行情中方向上的优势!更多的人,在获取好位置的时候,迅速用珍贵的位置来换取少得可怜、但真实确定的钞票。而我是甘心用一定真实确定的钞票,来换取可能出现的潜在好位置。
- 我很诚实地告诉很多人,我的大利润不是看出来的,而是赌出来的(试错出来的)。
亏损与境界
我真的很感激那些连续出现的小亏损。正是这些令人讨厌的小亏损,把那些比我更聪明的交易者挡在了获利的门外—–金融帝国
- 交易长期稳定获利的秘密就在于对亏损的正确认识。(Ps:用无数个小亏损,博一个大趋势)
·道与术
一流的交易策略搭配上二流的交易技术,要比一流的交易技术搭配上二流的交易策略好得多。—–大意来源于《克罗谈投资策喀》
在我看来,交易者的问题不是他们在成功之路上跑得不够快,而是从根本的方向上就已经错了。如果说一个人的交易理念是正确的话,那么即使采用最粗糙的武器也能获得成功;而如果一个人的交易理念是错误的话,那么他使用再精良的武器也摆脱不了最终失败的命运。
我真诚地希望更多的交易者,不要在那些细枝末节上继续浪费时间,不要再去做那些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风险防范
我的风险防范策略只有两点,一个是不丢掉自己的位置,另一个是绝对的止损点—–金融帝国
- 如果你的操作方法期望收益是定的话,那么分散投资并不能起到规避风险(提高期望收益)的作用。道理很简单如果你(的方法)是错的,那么十个你也是错的。只不过分散投资可以使你更稳定地亏损,而不会使得最终结果出现与理论值太大的偏离程度。也就是说,分散投资是一种资金管理工具,而不是一种风险防范工具。
- 我见过很多股民都是“盈利兑现,亏损挂起”,但他们又通过分散投资来规避市场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的致命打击。这样一来这类交易者就买入十只以上的股票,哪个获利了就兑现,而亏损的就不去管它在我看来,这种可怜的分散投资只能是让交易者更加平稳地亏损。更加可怕的是,这种策略在不断过滤下,注定会使你的持股变成弱势股的集中营。
- 那么什么样的方法能够防范风险呢?在我看来,所谓风险是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错误的买入,一个是错误的持有。规避错误的买入又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提高买入的正确率,另一个是减少买入次数。如果说赔率与正确率本身就是互损的,那么就只剩下减少操作次数了。避免错误的持有,就是永远不让自己被动,那么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绝对的止损点。
- 答案很简单,我的风险防范策略只有两点,一个是不丢掉自己的位置,另一个是绝对的止损点。不丢掉自己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最好的风险防范策略,而绝对不只是获利的工具。对于2007年强劲的股市而言,很多股民通过“截断利润”来规避风险。当然如果你卖出后就与股市说再见,那么你的风险防范策略还是可行的。问题是如果卖出后还要买入的话,那么你仍旧会面临同样的风险。而你买入的次数越多,那么买入在最高点的概率就越大。
套利原理
套利思维与交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同时点上的盈亏对冲;一个是不同时点上的盈亏对冲。—–金融帝国
- 在市场上确定性是相对的,而不确定性是绝对的。套利原理的精髓就是在于不是与不确定性对抗,而是在最大程度上将不确定性包容。
- 利用哪怕是一丝的概率优势来实现长期稳定获利。这时的交易者已经不是非要利用必须看懂市场不可的预测来实现获利。
一致性
即使你强硬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你那丑陋的本能仍然会不时地出来找麻烦。,要知道越复杂、越相对的约束规则,就越难以真正地控制自己的行为—–金融帝国
- 股民都是抱着买入黑马的动机进行选股,而结果却是大面积地输给大盘。
优化与组合
环境是变化的,而越能适应过去环境的方法,就越不可能适应变化以后的环境—–金融帝国
- 能够在越多的市场产生效果的交易系统稳定性就越好;而只为特定市场、甚至特定品种而设计的交易系统就必然无法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稳定性越好的系统就越依赖于理念;而稳定性越差的系统就越依赖于参数的优化。好的交易思想是应该在任何参数下都能有效的。如果一种交易思想只能在特定的参数下有效,那么它只可能是属于“微观规律”,并且会被市场快速淘汰。
- 对于一套交易系统而言,稳定性是比期望收益更为重要的个指标。毕竟我们交易的是未来而不是过去,稳定性基本上就能代表系统在未来的有效性。对过去完美,而对未来无效的交易系统,我们要他干什么?
- 如果说,交易方法是基于概率下的产物,那么有效的时候就是收入、无效的时候就是成本。
- 如果一套交易系统一年可以产生10笔交易,同时4笔交易可以各自获得5元,而6笔交易各自会产生1元的亏损。你真的有必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其中4笔亏损交易、以及1笔获利交易过滤出去吗?虽然这样你的正确率提高到60%,但你实际上却少赚了一元钱。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更多的过滤会让系统变得更加不稳定。如果你完全不进行过滤的话就可以保证只要有趋势产生,你则必然身在其中。
·交易系統必定是个性化的
-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为自己选择一套适合的系统,就是一个不断进行利弊权衡的取舍过程—–金融帝国
如何开发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
问题是永远都解决不完的,从而探索的终点必将是我能够接受什么样的缺陷。—–金融帝国
- 越简单的纪律其可操作性就越强。越具有弹性的系统,就越难约束好自己的本能。
- 除非你真正的经历过,否则任何书籍也不会给你带来帮助。
·昆虫系统
对于趋势跟踪者而言,我们不怕上涨也不怕下跌,甚至我们连整理都不怕。毕竟小的整理能够被我们所包容,大的整理能够让我们实现利润请注意,我们怕的就是那种“哈到好处”的整理!—–金融帝国
交易系统的前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交易系统的本质就在于相信技术指标。—–金融帝国
- 交易系统把用于分析的技术指标挡在了门外,而给予交易者循环使用技术指标的一些信念。
- 如果不从改变思维方式、约束本能入手,那么再好的工具都不能产生任何效果。
- 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请读者朋友们相信自己,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
第七章 资金管理
·系统与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只能将交易系统产生的劣势进行转换,而根本无法将其消除。所以说,任何资金管理策略都无法打败概率。—–金融帝国
- 对于交易而言就是,一部分是交易系统,另一部分是资金管理。单纯的交易系统能够决定你交易时产生的期望收益,而资金管理则是你的下注策略。
- “赢冲输缩”的价值在于最大程度地规避破产风险同时又在最亏得起的时点上通过增加仓位来实现利润最大化。毫无疑问,“赢冲输缩”是有其巨大价值的。事实上,我的交易系统中,已经充分体现了“赢冲输缩”的思想。只不过我实现的方式并非是采用“资金投入量”,而是通过“资金利用效率”。
·分散的魑力
我相信,一套交易系统中,你决定的东西越少,市场决定的东西就越多。这样就能越接近市场的真相,并且产生更好的效果—–金融帝国
- 资金管理称为“可以使你在赢利的时候赚得更多,在亏损的时候输得更少”的技术。
- 一套交易系统中,你决定的东西越少,市场决定的东西就越多。这样就能越接近市场的真相,并且产生更好的效果。
对资金管理的思考
资金管理角度上的策略,只可能对缺陷进行转化,而不可能直接将缺陷消灭—–金融帝国
- 其实捕获大趋势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我们必须具备趋势位置的优势,同样也必须具备价格位置的优势。如果你没有一个良好的入场价位,那么你会更容易丢掉趋势中的位置。只有一个良好的入场价位,你才能够心平气和地忍受价格的正常回撤。
即使一只股票从10元上涨到100元,如果我从11元买入而你在20元买入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并非你只少赚了9元。20元买入的你,别说遇到轻微的回调就会仓惶而逃,甚至继续上涨都能给你带来一种恐惧。趋势感越强的行情,往往证明趋势完结就需要越大的折返幅度。也许该股从20元跌到15元才能“证明”趋势的完结,而你恐怕无法承担这5元的价格折返,但11元买入的我却可以欣然接受
- 遗憾的是,我见到太多不懂得休息的股民,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不断寻找买入信号建仓,而结果只是一次又一次止损离场。学会炒股获利并不困难,只不过需要学会三件事情:敢赢(敢于长时间持有获利筹码)、敢输(敢于果断的进行止损)敢等(在没有获利机会的市场阶段什么都不做)。要知道,学习这三件事情的难度是逐级递增的,而学会等待恐怕是最为困难的事情。对交易没有热情的人,往往难以付出足够的精力来学习交易;而对交易有足够热情的人,往往更加难以学会等待。
第八章 对交易本质的思考
·交易获利的基石是什么
交易者巧亏损的天赋”来自于上帝强加给我们的本能,以及社会强加给我们的信念—–金融帝国
- 后悔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事后后悔的可能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交易者可以接受套牢股票下跌80%的幅度,却接受不了趋势跟踪系统40%的最大潜在资金回撤幅度。因为前者是不作为的亏损,后者是作为的亏损。当作为的亏损发生时,更容易使人感到后悔。
交易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吗
我经常问自己:自由的迷茫与无奈的安详,究竟哪个更有意义?—–金融帝国
当一个人拥有足够的理智和明确的目标后,就会客观地确定唯一最佳路径,从而丧失了随性的自由。—–金融帝国
·交易与生活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成功的交易(事业)并不取决于你头脑中比别人多些什么,而是取决于你的头脑中能否比别人少些什么。—–金融帝国
- 坦率地说,我的交易之路并非是一条不断学习之路,而更像是不断剔除无效观念之路。如果你相信了错误的观念,那么你将会为此付出代价!
- 另外就是提醒每一位执迷于交易的朋友,生活才是终极的目的。
趋势跟踪系统会失效吗
趋势跟踪是一种最不坏的交易策略—–金融帝国
- 人性中的不对称性,无疑将是我们能够找到的最为宏观的规律了。似乎我们有理由认为,趋势跟踪的有效性将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 无论市场如何波动,我只不过是在对相对强弱下注。
- 事实上,大尺度的整理行情,并非是体现在更多的上下震荡次数,而是体现在更慢的震荡频率以及更大的震荡幅度。
- 我的结论是,当经济环境变为更加平静时,趋势利润会快速衰竭,但整理亏损也会出现下降。与此同时,由于趋势利润的衰竭,趋势转折形成的资金回撤也会出现等比例衰竭。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大尺度整理行情所形成的“交易冬天”出现的亏损幅度,并不会高于过去几年“交易冬天”出现的亏损幅度。简单说,亏损周期持续的时间只不过是从两三个月拉长到一年以上,但亏损幅度并不会增加,甚至还可能降低。
- 是什么使得江恩的“四次法则”能够在任何尺度下适用呢?我猜测,答案或许就是“学习效应”。很显然,高抛低吸是一种极具号召力的策略。整理行情在被大家认出之后,一定会意味着整理的完结。
- 趋势跟踪策略只会去回答市场出现什么样的走势才会形成最大的亏损;但却不会去回答市场出现什么样的走势才会形成最大的利润很显然,趋势跟踪策略是一种“把弊端摆到桌面上”的防守性策略。而其他的策略,恐怕都是考虑如何“把优势摆到桌面上”的问题,同时又不计代价地隐藏弊端。
第九章 论坛文集
·生物进化与炒股方法
第一,部分股民在炒股方法上存在“癖好”倾向。
统计表明,正在上涨的股票未来继续上涨的概率要大于正在下跌的股票;同时股票能否上涨和市盈率的数值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市盈率反复提高的股票未来上涨的概率要大于市盈率反复下降的股票;高价股和低价股在不同的市场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弱特征,也许这一段时间低价股走势好,而那一段时间高价股走势好。问题是概率上并不存在低价股上涨概率大于高价股的统计特征。事实上,至少很多黑马的中后期都是高价股,同时低价股下跌空间并不比高价股小。
第二,大部分股民有采用复杂炒股方法的倾向。
只有你尊重一种方法的时候,这种方法才会同样尊重你。我见过很多股民说:“我看空大盘因为大盘已经跌破x日均线。”好,我问一个问题你是否对于大盘每一次跌破x日均线时,都会进行空仓操作?没有!不可能这样!你总是对待一种方法呼来喝去,那么我可以想象这种方法会如何对待你。有意思的是,当你用x日均线作为机械的买卖信号时,并且通过真实的历史走势来检验这种方法的效果时,你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个简单的方法是一种可以获利的方法,至少比你过去几年的实际战绩要好很多。也许对待炒股方法也要做到,宽容地接受弊端。什么叫选择选择就是权衡利弊。如果一种方法只有利而没有弊,那么你还用选择吗?
第三,大部分股民有过度适应市场的倾向。
如果假设我一段时间的利润是n万元。那么有几种组合实现这种利润的可能:10次盈利实现的;1次盈利实现的;1次盈利+3次亏损实现的。我会选择最后一种情况!也就是说,如果利润一定,我会选择更多亏损次数和更少盈利次数的那种方法。亏损本身就是一种对策略风险的释放。
第四,我们的股市存在某种循环吗?这种循环的机制又是什么?
关于缩量上涨
中小投资者的集体交易习惯具有明显的两个特征。一个特征是中小投资者比较乐意于交易;另一个特征是中小投资者在获利的情况下更乐意于交易。
通常来说,价格的缩量上涨一般发生在上涨的末期。但这又能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个股的无量狂升,一种是指数长期牛市的末期分化上涨。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很容易理解。在一支强势股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市场的介入程度也会不断降低。这同中小投资者“弃强留弱”的交易习惯不谋而合。这种情况表明,强势股中已经没有多少中小投资者持有,所以才出现了无量狂涨的局面。当然,未来大资金的出逃,就需要基本面的配合,以及“打折销售”的策略
细心的交易者还会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那就是这种缩量通常伴随着不同板块走势的严重分化。也就是说,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股票开始下跌!如果说,中小投资者在获利的情况下更乐意于交易,那么成交量的萎缩就能直接反映出中小投资者持股状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小投资者的持股状态,已经从获利转变为亏损。
在众多的市场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惯性”的味道。其实,移动平均线的含义也在于此如果当更多交易者都处于获利状态的情况下,那么这种惯性就会助推价格继续上涨,也就是当价格调整至移动平均线后会继续上涨。那么当市场参与者处于亏损状态时,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市场持有成本高于市场价格时,这种解套压力就会不断压低价格。也就是说,在健康的牛市环境中,市场是不可能出现投资者大面积亏损的。而对于如今的中国股市,中小投资者大面积亏损的筹码分布,就说明大牛市的环境已经变得根本不健康了。
对于趋势跟踪者来说,不因为价格的下跌而买入股票是你们的信仰
一个出色的趋势交易者,必定会有这样的目标:只要市场有趋势行情,那么就必须赚取属于我们的利润。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必须让我自己的资金永远在市场,只有这样我才能够保证实现自己的目标。我想说的是:我在市场上必须做到永远持仓,我能够做的只是调整方向:非多即空!